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在极少数特定情况下,亲子鉴定确实会出现无法给出明确鉴定意见(即“无法得出结论”)的情况。
这种情况虽然罕见,但一旦发生,其背后通常有明确的科学原因。以下是最主要和常见的几种情况:
1. 基因突变
这是导致无法给出明确意见的最常见原因。
原理: 孩子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,一半来自母亲。常规的亲子鉴定会检测多个(通常是21个或更多)基因位点。正常情况下,孩子在每个位点上的基因都能在生父或生母那里找到来源。
问题所在: 如果在一个或两个基因位点上,孩子的基因与“假设父亲”对不上,就出现了“突变”。
如何处理: 鉴定机构会首先增加检测的基因位点数量。如果新增的位点都符合遗传规律,那么最初的那1-2个不符合的位点就会被判定为突变,最终仍然可以给出“支持亲子关系”的结论。
无法下结论的情况: 如果出现3个或以上的位点不符合,或者增加位点后仍然有多个位点不符合,这就超出了常规突变的范围,实验室就无法轻易地判断这究竟是极罕见的复杂突变,还是“假设父亲”确实不是生物学父亲。在这种情况下,实验室会出具“无法得出结论”的意见。
2. 近亲关系
这是最棘手的情况之一,也最容易导致错误结论。
场景: 比如,“假设父亲”其实是孩子的叔叔、伯伯或堂兄弟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
问题所在: 由于近亲之间共享着大量相同的基因,孩子的基因标记与“假设父亲”匹配的概率会非常高,可能会达到99.XX%,这个数值通常已经超过了肯定亲缘关系的阈值(99.99%)。但是,一个负责任的实验室在分析数据时,会发现亲缘关系指数异常高,并且基因型分布不符合正常三联体(父-母-子)的规律。
无法下结论的情况: 当实验室怀疑存在近亲婚配或潜在的亲缘关系混淆时,他们无法仅凭母子-假设父亲三方的样本就下定论。因为从数据上无法严格区分“他是父亲”和“他是孩子的近亲男性亲属”。这时,报告会指出存在亲缘关系可能性,但无法确认父子关系,并建议纳入更多家庭成员(如孩子的祖父母、父亲的另一个孩子、或母亲的样本)进行复杂的亲缘关系鉴定来厘清关系。
3. 样本问题
DNA降解: 样本保存不当(如福尔马林浸泡的组织、严重腐烂的遗骸、被暴晒的血迹等),导致DNA严重降解,无法提取到足够完整的信息进行精确比对。
样本污染: 样本被其他人的DNA严重污染,例如多个人的混合血迹、被不同人触摸过的口腔拭子等,导致检测出的基因分型是混合的,无法清晰界定。
样本量不足: 提供的样本中含有的DNA量太少,无法完成所有位点的有效检测。
4. 染色体异常
如果孩子或父母一方患有某些染色体疾病(如嵌合体、染色体易位等),其基因规律会变得非常复杂,可能导致多个基因位点不符合正常的遗传规律,从而使分析陷入困境。
总结
当出现“无法给出鉴定意见”的结果时,鉴定机构通常会在报告中详细说明原因,例如:
“在多个基因座发现不符合遗传规律的现象。”
“不排除存在近亲关系。”
“样本DNA严重降解,无法获得可靠分型。”
接下来该怎么办?
与鉴定机构沟通: 首先,仔细阅读报告中的说明,并直接咨询鉴定机构的专家,让他们解释具体是哪种技术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。
重新采样: 如果是样本问题,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使用更规范的方法重新采集样本(通常是静脉血)并送检。
增加检测项目: 如果怀疑是基因突变或特殊亲缘关系,可以讨论是否进行更深入的检测,例如:
增加基因位点: 使用更多位点的检测试剂盒。
进行Y染色体或线粒体DNA检测: 用于判断父系或母系的亲缘关系。
纳入更多家庭成员: 进行家族亲缘关系鉴定,通过更广泛的数据来推断关系。
总而言之,“无法给出鉴定意见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“结论”。它代表了科学上的严谨和负责,避免了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给出一个可能错误的“是”或“否”。这恰恰说明了现代DNA鉴定技术的精确性和严肃性。
下一篇:没有了!
13683316786
010-57281726